为什么参加双向养育导师培训——一位十年早教工作者心得感悟_孩子

发布时间:2022-06-07 发表于话题:二十年工作感悟心得 点击:206 当前位置:代合美文网 > 母婴育儿 亲子成长 为什么参加双向养育导师培训——一位十年早教工作者心得感悟_孩子 手机阅读

02

在自我成长方面的收获

1、没有学双向养育前情绪管理这一块有时还会产生过激反应,现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更需要觉察, 让“暂停”在自己这里来得更快些,为压力释放提供足够的时间,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与对方进行一次平心静气的交流,做出最为理性的评价。

2、课堂中的魔力标签这个演练活动中,那个被贴的标签,在莹莹的温暖话语及拥抱后被疗愈,感觉有一股正能量在加持,以后面对那个标签不再敏感,感谢莹莹伙伴的爱心拥抱。课堂最后手拉手围成一圈的活动,看到了爸爸妈妈、爱人和儿子清晰微笑的脸庞,欣喜的泪水夺眶而出,内心会更强大,更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对今后的挑战。借助教育孩子的这条桥,回到自我教育的路上。就像杰恩.梅杰的那句话“我总建议那些有过不快乐童年的父母至少学两次养育课程,一次为他们自己,一次为孩子”。

03

导师方面的收获

1、作为老师还要更加耐心地去倾听孩子,说容易,听时难,用心专注地倾听,细心地领会是另一种表达爱的方式,还有就是当自己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,需要别人倾听你的心声,这时最好不要试图去解决其他人的问题。因为这样一定不会奏效。如果别人期待你的帮助而你无法做到认真倾听时,要明白,现在不是沟通的合适时机,最好的方法是另外安排一个时间;有时候问题发生得突然的时候用命令的口气也是不合适的,要注意态度和语气,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余地,提高他们的主动精神;学习后更好的理解了惩罚和管教的区别,惩罚是通过施加心理或者身体的伤痛进行控制,让人不安、远离舒适区、心理失衡。管教指主要通过影响力教导和培养孩子。它意味着引导、教授和启迪。不会造成伤害,也不会影响孩子的自尊,在课堂中碰到调皮捣蛋的孩子,更要注意自己管教时的态度和语气。

2、 活动演练扮演了孩子的角色,真实再现了专制式养育下孩子的愤怒、沮丧和难过的感受,这也是自己不喜欢的养育方式,感谢琯琯伙伴的默契配合,深感作为导师去传播双向养育是一种责任和使命。

3、在自己带导的活动中,没有紧张感,今后继续保持亲和力、会总结的能力,有待改善:在提醒大家注意时的语气和语调,指令的准确性,活动内容的完整性,这些都是准备不够充分的表现,感谢导师及伙伴们的鼓励和可行性的建议,今后带导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;在今后的工作之余,有时间多参加家长公益讲座活动,是练课观摩的锻炼机会。把理论知识点理解透,更好的在平常的教学中践行。

我的工作室开办已经有十年了,最早是想着如何去寻找一种适合学龄前孩子学习的教学方式,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的许多问题是出现在养育方式上,进而开始关注家长教育,关注学习家长教育发现每个人都需要学习走上自我成长之路,工作室简介中的一段话“在课堂中老师观察到孩子的的特殊行为与情绪变化,课后及时与家长反馈沟通,给出指导性建议,当家长观念和行为改变后,孩子就能在课堂中表现出来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,使每个孩子的身、心、灵都能得到健康、全面、和谐的发展,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,是父母与孩子的一次心灵成长之旅”,与双向养育中的金句“养育,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人生旅程”是有相同之处的,它符合我的理念,这也是我走进这个课堂的原因。

三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,但是学习无止境,愿此成为一个新的起点,可以支持陪伴更多的家庭共同成长, 感恩遇见,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前行会走得更远!

*作者:潘利波,双向养育认证导师;20岁男孩的妈妈;启慧早期教育工作室的创办人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daihequ.com/info/1311177.html

标签组:[亲子成长] [早期教育

相关APP下载

热门话题

亲子成长推荐文章

亲子成长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