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烈魂 路色红——社区工作者苏红艳创百幅“革命先烈像”_作品

发布时间:2022-06-12 发表于话题:社区工作座右铭励志简短 点击:201 当前位置:代合美文网 社会 英烈魂 路色红——社区工作者苏红艳创百幅“革命先烈像”_作品 手机阅读

2、传承·精神

“太年轻了,很多革命先烈牺牲的时候只有20岁出头的年纪。”在采访中,苏红艳不只一次这样感叹道,话语间充满着崇敬之情,又流露出惋惜之意。也正是带着这种情感,百幅作品在她的刻刀下以别样的方式获得了新的生命。

苏红艳最满意一幅作品是《杨靖宇》,这幅作品展出后被很多人称道。“杨靖宇生前和死后都受到了日军的极大敬畏。杨靖宇牺牲后,日军解剖了他的遗体,发现胃里只有枯草、树皮和棉絮,没有一点粮食,在场的日本人看到后无不感到震撼……正是这种大无畏的民族气节,才让这幅作品看起来特别有气魄,大家欣赏的不单单是作品本身,更是先烈背后的故事。”苏红艳说。

创作中,苏红艳也不只一次流下眼泪。身为女性,最让她动容的还是那些女战士,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牺牲了,巾帼风范带给了苏红艳越来越多的力量。

出于对革命烈士、对历史的尊敬,在创作过程中,苏红艳也做足了功课。她不仅在网上搜索了每位革命烈士的照片,还详细学习了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,两者配合进行创作。记得在创作一位革命先烈的人物肖像时,苏红艳在网络上只能搜索到他的画像,但是再细看他的生平简历,这位先烈牺牲时非常年轻,画像年纪却有些大。为贴合人物形象,她在原画像基础上重新创作,让作品更加贴合先烈的生平经历,可见苏红艳的创作之严谨。

这次创作,苏红艳表示更是学习党史、感悟党史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中她也发现,很多革命先烈能查找到的资料十分有限,生平资料更是只有短短的几行字,犹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短短的一瞬,可正是这许许多多的一瞬,才让我们拥有了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
3、传承·希望

当六月的阳光照在苏红艳工作台的案头,历时五个月,整整一百幅作品终于赶在“七一”到来前完成了。

百幅作品中创作的最后一位,是在南芬取景的经典红色电影《英雄儿女》王成的原型之一——于树昌。以这个极具家乡代表性的革命英雄为这百幅作品画上圆满的句号,苏红艳觉得恰如其分。在丈夫的帮助下,她将精心创作的百幅作品一一配好文字,镶入准备好的一百幅红色画框中,红彤彤地铺满一地,苏红艳心里高兴,一旁的女儿也很惊讶,感慨母亲的毅力。

苏红艳说,在去年有了创作百幅剪纸作品这个念头时,其实还有个想法,那就是为了教育女儿。苏红艳的女儿今年正值中考,课业的繁忙让女儿在学习上有些疲惫,一遇到难题就想放弃。苏红艳想以身作则为女儿做一个好榜样,通过百位革命先烈的事迹与精神来激励女儿的成长,让她勇于面对困难,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,坚持到底。

让苏红艳没想到的是,她的这份礼物,不仅走进了女儿的心里,还走进了更多孩子的心里。不久前,这百幅剪纸作品先后在南芬区苗可秀学校、南芬实验小学两所学校进行了展出。活动后,校长特地打来电话告诉她,这些作品在孩子们中间非常受欢迎,学生们不仅对剪纸产生了浓厚兴趣,还学习到了先烈身上的革命精神,展出中很多学生都认真地记下了先烈们的名字,课后主动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……

是啊,一百幅剪纸作品,就是一百颗小小的红色种子,也是一条充满革命精神的红色之路。作为播种者,苏红艳说,这是她最骄傲、最开心的时刻,这也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己献出的一份具有传承意义的大礼。

本报记者 李桐 摄影 林林

详见7月3日《本溪日报·洞天周刊》七版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daihequ.com/info/1317532.html

标签组:[美术

相关APP下载

热门话题

社会推荐文章

社会热门文章